2025年生命科学行业,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稳健发展。中国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了1.2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8.3%,其中基因治疗赛道表现尤为突出,增速高达47%。
薪酬增长趋势:行业涨薪率在经历了几年的下滑后,在2025年呈现回暖迹象。涨薪率从2021年的7.4%逐渐降至2024年的1.8%,但2025年预计将回升至2.2%。不过,不同地区的涨薪情况差异显著,例如苏州在2024年就以7.6%的涨薪率位居全国前列。
薪酬水平:生命科学行业的薪酬水平因具体岗位、地区、学历和经验等因素而有较大差异。
生命科学行业内不同岗位的薪酬存在显著差异。
以下是部分热门岗位的薪酬情况(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例):
注意:以上薪酬数据通常包含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等,但股权激励等可能未完全计入。某些高精尖岗位(如AI制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其稀缺性,实际薪酬可能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生命科学行业的薪酬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中国城市差异:
一线城市领先:北京、上海、广州是行业的核心城市,聚集了大量企业。北京的应届生起薪各学历层次均最高。2025年Q3,上海的招聘薪酬(17,641元)和招聘量(1,260个)均位居全国首位。
重点区域集群:除了传统一线城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企业超800家)、重庆(2024年涨薪率涨幅显著)等地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地域系数参考:以上海为基准(系数100.1),多数城市薪酬水平低于北京,但重庆、南昌等城市近年薪酬涨幅显著。
全球市场对比:
美国薪资水平:2025年美国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士的平均薪资增长了9%,增速显著。薪资最高的地区包括BioForest(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平均薪资184,526美元)、Biotech Bay(旧金山和北加州,平均薪资180,564美元)和Biotech Beach(圣地亚哥和南加州,平均薪资172,575美元)。
其他地区:例如,Kaiser Permanente在美国雇佣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总薪酬平均值在$84.5K-$121K之间。
学历和工作经验是影响薪酬的关键因素。
应届生起薪: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2024届博士平均起薪可达24,435元/月,硕士和博士的起薪近四年涨幅均超过6%。
经验价值:工作经验与薪酬水平呈正相关。以重庆地区生物学研究人员为例:
1-3年经验:平均月薪约5,658元
3-5年经验:平均月薪大幅增长至约9,889元(较1-3年经验涨幅超75%)
5-10年经验:平均月薪可达11,783元
10年以上经验:平均月薪约13,344元
生命科学行业的薪酬包通常包含多种组合。
福利普及情况:健康保险、带薪休假和退休账户是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必要的福利。许多公司还提供冬季停工(93%的受访者所在公司提供)、无限期带薪休假(20%的公司提供)和无限期带薪病假(27%的公司提供)等。
创新福利:为了吸引和保留顶尖人才,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一些行业领先企业开始提供更具创新性的福利。例如,TOP20的药企中,100%提供冷冻卵子等生育保障福利。
薪酬结构变化:2024年美国生命科学行业的数据显示,虽然基本工资上涨,但奖金和股票补偿的价值和获取比例有所下降。获得奖金的员工比例从71%降至69%,平均奖金价值下降9%;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比例从36%降至30%,报告股权平均价值从86,376美元降至60,776美元。
展望未来,生命科学行业的薪酬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和挑战:
人才竞争持续白热化:全行业研发人才缺口预计超过12万人,尤其在AI制药等前沿领域,复合型人才的供需比达到了惊人的1:8。预计到2026年,特定细分领域(如CAR-T)的技术总监流动率可能高达35%,企业为争夺顶尖人才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
薪酬增长预期谨慎乐观:尽管存在人才缺口,但企业可能在招聘上保持“增长非常挑剔和有目的性”。有调查显示,47%的雇主预计2025年员工薪资预算将保持不变,35%的雇主表示会增加。薪酬增长幅度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和资金环境的制约。
结构性差异与不平等:性别和种族薪酬差距依然存在。数据显示,女性的总收入约为男性的88%,白人/非西班牙裔专业人士的平均收入也高于其他人群。这在未来仍是需要行业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技能专业化驱动薪酬提升:雇主更倾向于为拥有特定精准技能和高度专业化知识的候选人支付更高的薪水。深耕某一技术领域(如基因编辑、ADC药物、AI驱动研发)的专家将继续享有显著的薪酬优势。
2025年的生命科学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整体发展稳健,技术突破催生了新的增长点,但也面临着人才争夺激烈、薪酬增长分化等挑战。
对于从业者而言,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积累稀缺经验,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如基因治疗、AI制药),是获得薪酬提升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现金薪酬,设计创新的福利方案、股权激励以及打造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对于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至关重要。
希望这份报告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数据说明:本报告综合多份公开薪酬调研及市场洞察报告而成。薪酬数据受样本、地区、统计口径等因素影响,仅供参考。具体薪酬待遇需以个人与用人单位最终约定为准。